布達佩斯夢碎:凍結烏克蘭戰線無共識 雙普會緊急喊停

美國總統川普(中)發下豪語要讓俄烏迅速停戰,卻遲遲沒有進展,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(左)和俄國總統普亭(右)各有堅持。法新社
美國總統川普(中)發下豪語要讓俄烏迅速停戰,卻遲遲沒有進展,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(左)和俄國總統普亭(右)各有堅持。法新社
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原定的布達佩斯峰會計畫突然擱置,這一轉折不僅凸顯了俄烏戰爭談判的僵局,也反映出美俄關係的複雜動態。這起事件起源於川普試圖透過個人外交推動烏克蘭和平進程,但最終因俄羅斯的不妥協立場而受阻。

回溯來龍去脈,一切從10月17日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的會面開始。那場會晤原本旨在討論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,包括澤倫斯基迫切要求的戰斧巡弋飛彈,但據多位歐洲官員和美國媒體報導,會談氛圍轉趨緊張。川普在會中施壓澤倫斯基接受領土讓步,特別是放棄東部頓巴斯地區(Donbas)的部分領土,以換取俄羅斯從赫松和札波羅熱部分地區撤軍。這一立場顯然受前一天川普與普亭長達兩小時通話的影響,在那次對話中,普亭提出類似的領土交換方案,並強調俄羅斯不會接受僅凍結現有戰線的停火條件。

會後,川普公開呼籲俄烏雙方「原地止戰」(凍結前線),這被視為他對烏克蘭施壓的延續,同時也獲得英國、法國和德國等歐洲盟友的初步支持,將其視為談判起點。然而,這一提議迅速遭遇俄羅斯的反彈。

 

10月20日,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通話,原本目的是為川普與普亭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峰會鋪路。通話被美方描述為「富有成效」,但隨後紐約時報等媒體揭露,美方官員在通話後認定俄羅斯立場並未有軟化跡象。

拉夫羅夫21日明確表示,俄羅斯拒絕接受現有戰線的凍結停戰,堅持必須先解決「戰爭根源」,包括烏克蘭承認俄對頓巴斯的控制權、去軍事化、中立地位(不加入北約),以及保護俄語人口權利。

轉折點就在魯比歐與拉夫羅夫通話之後,美方迅速調整立場。白宮官員21日宣布,川普近期沒有與普亭見面的計畫,原本預定的布達佩斯峰會因此擱置。川普本人後續表示,他不願進行「浪費時間」的會晤,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尚未準備好認真談判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淡化此事,稱「沒有日期可延期」,但私下傳出俄方要求全面控制頓巴斯,否則無峰會可談。

 

智庫戰爭研究所( ISW)指出,俄羅斯拒絕凍結戰線,目的是全控頓巴斯和去軍事化,這暴露了普亭在阿拉斯加峰會後的無讓步意圖。

 

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(Chatham House)則強調,歐洲視川普的峰會計畫為「損害控制」,川普易受普亭影響,導致施壓澤倫斯基讓土,但轉折在於俄私下通牒,讓美方擱置峰會,以免損及信譽。

 

這一事件可能延長俄烏戰爭至2026年。美國若持續增強對烏克蘭的軍事和情報援助,如提供戰斧飛彈或針對俄能源基礎設施的情報,將迫使普亭重新評估立場,但也可能引發俄方報復性攻擊,如加大對烏克蘭能源網的轟炸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